回轉支承是近四十年在世界范圍內隨著機械工業的發展而逐漸發展起來的新型機器部件 。上世紀80年代, 隨著經濟的復蘇和改革開放的迫切要求, 國家工業部于1984年底制定并發布了《回轉支承型式、基本參數和技術要求》的標準 。 而負責這一標準起草的除了天津工程機械研究所外, 就是徐州回轉支承廠。 可見徐州的回轉支承在國內的地位。30多年來,徐州一直是國內工程機械和回轉支承的主要生產基地。
徐州西馬克回轉支承有限公司是從事回轉支承和特種齒輪的技術研發和生產制造的專業企業,具有設計、制造、測試單排球式、交叉滾柱式、雙排球式、三排滾柱式回轉支承的綜合開發能力。徐州西馬克更是以優良的產品品質, 超越行業的服務標準助力上海世博會華麗開場。
系統應用價值
按重量采購的毛坯,入庫前必須進行重量檢測且實現按“件數”管理
回轉支承的產品主體是“毛坯”,而毛坯的采購都是要按對應的成品計算出所需毛坯的尺寸, 并將尺寸提供給供應商,供應商在考慮各損耗因素后按尺寸測算出毛坯的重量以計算出各毛坯的采購價, 而企業在收到毛坯時就需要對這一復雜且繁瑣的過程進行驗證,為了滿足西馬克這一特殊要求,僅采購訂單, 普凡思諾的實施顧問就添加了10多個自定義字段。 而最終的結果就是當人員錄入尺寸和件數后,系統自動計算出毛坯的單重、 總重、單價/件、單價/KG以及合同總額。降低校驗成本, 改善入庫速度,精準采購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被量化的工序工資
回轉支承的生產大約需要15道左右的工序,而每道工序由于成品的工藝和尺寸不同也使得生產難度不同,每道工序都需要進行計件工資的處理 , 如何準確核算各工序的計件工資, 如何量化各生產人員的技術水平, 就成為了西馬克實施系統的因素之一。
旗艦版的生產系統沒有針對工序工資的處理, 實施顧問依據對軟件的了解 , 變通的將工序應用融入到BOM中, 并讓西馬克在下達生產任務的同時產生工序計劃,以生產領料的形式在統計各產品的生產過程和完工進度的同時,直接產生工序工資,真是一舉N得。工資數據自動生成,以生產領料序時簿就可以查詢到工序工資。避免了多途徑統計, 多公式計算, 多工序分解,工序工資的計算比系統實現之前更準確,更及時。
SN(序列號)號的定位追蹤
質量即生命,為了實現從毛坯入廠到售后的全過程質量追溯,西馬克對每個進廠的毛坯都進行了唯一的“身份證號”管理。 加入二次開發, 完美詮釋了“身份證號”在西馬克全過程的管理意義。一目了然了曾經的所有困惑:
1. 哪些成品何時采購入庫、何時投產領料、何時完工入庫、何時銷售發貨
2. 在制成品對應的有哪些“身份證號”,供應商信息,以及所對應的產品
3. 如何掌握在制品動態,如何進行在制品盤點
其他個性化應用亮點
1. 毛坯的管理采取“批號”與“SN號”結合使用,滿足了產品質量追溯的全過程跟蹤
2. 頻繁的毛坯轉換導致實際與初衷不一致,既要管理轉換的過程,更要關注轉換后的結果
3. 工具領用管理,對生產人員的工具損耗情況進行監管,避免生產人員的“濫竽充數”
4. 批號代替規格型號,標準件的處理更靈活,庫存更準確
5. 基礎資料整齊劃一:毛坯、半成品、成品、工序的編碼完全對應,KIS真正做到了“讓管理更簡單”
Tel: 0516-85866680